SCI论文发表与检索方法
时间:2023-09-21 21:39 点击:
我们知道,对于评职称或者保研来说,发一篇SCI用来加分是多么让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今天期论网小编就和大家系统性分享一下关于SCI论文发表的各项要点。 一,SCI论文的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一篇研究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我们将着重讨论关于文章主体的部分。 二,SCI论文的写作顺序 SCI写作不要想着按部就班,从头到尾,从Abstract开始写,这样的写作方式往往会出现抓不住重点,丢三落四的情况。 我们建议的写作顺序供参考:
三,SCI论文的写作技巧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 Methods) 每一种方法最好设置小标题,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SCI材料和方法部分最好要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每一步骤做了什么事情。 每一种试验方法尽量描述详细,指出重点试剂和仪器及其生产厂家。 因为方法与结果是相互对应一致的,因此结果中出现的指标及其测定方法一定要呈现出来。同样,方法中也不要有与结果无关的指标的描述。 对已经发表过的方法,需要引用参考文献;若有改进之处,需指明。 有统计方法时,统计方法单独拿出一段来详细描述。需要指明统计软件、具体数值的分析方法、作图方法、P值意义等。 2、结果(Results) 采用小标题形式,结果的内容应与上述方法保持一致。 结果的描述应当与图表对应一致。 对有具体数值的结果,最好列出具体数据。 可以加一些帮助理解的说明性语句,并附参考文献。 3、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的写作结构应由宏观到微观。首先提出研究领域的大背景,指出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近期发表的文献,进一步分析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gap。指出解决这个gap要做哪些工作。最后列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及意义。 注重段落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引言的描述点到为止,不要深入分析。 4、讨论(Discussion) 第一段一般是要列出本研究的重要结果。然后分段深入讨论重要结果中的指标与主题的相关性。可以指出研究的缺陷和亮点。最后得出结论。 讨论深度适可而止,切忌跑题,要紧围绕本研究的结果展开。同时展现本研究的最终意义。 讨论是对结果做出的推测。因此我们应结合前人研究文献进行推理,要有据可依。 5、结论(Conclusions) 结论一般自成一段。 指出本研究得出的最主要的结果及意义。 结论是对结果的高度概括,突出研究的创新性和意义。 结论由讨论推测而来,因此避免使用肯定性词汇,可以使用一些假设性或建议性的词汇,如suggest, might, may等。 6、题目(Title) 精准把握,切忌空泛。必须准确反映本研究的核心内容。 尽量使用体现研究的关键词汇,使得题目具有可检索性。 用词规范,尽量避免出现缩写。 7、摘要(Abstract) 结构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都写进去。 字数不宜过多,少于300字为宜。 列出关键结果,结果的描述要简练。 目的中可以加入一两句话描述背景。 8、参考文献(References) 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篇目一般也不宜太多太杂,要适当精选。 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四,SCI论文检索办法: 1.核对你的论文所发表的期刊,然后到Web of Science (WOS)上去查,是否这个杂志被WOS收录,这是判断一个杂志是否是SCI收录的基本办法。当然并不是所有机构都拥有WOS数据使用库权限(如有类似问题,也可以咨询我们协助); 2.如果确认了你的SCI论文发表的杂志的确是SCI杂志,那么你去这个杂志主页看一看和你同期发表的论文(比去查一查和你同期的其他论文),复制该论文的题目,到WOS去检索是否能检索的到。 3.到专业机构打印检索报告。科研单位、附属大学图书馆可以开具检索证明,会设置相应的办事窗口。作者找到图书馆办事窗口,提交打印好的论文页面,说明自己要开具检索证明。若学院要求导师签字,要提前找导师在打印件上签字。 |
上一篇:期刊编辑怎样判断论文选题价值
下一篇: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与退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