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写作到发表点流程
时间:2022-07-23 14:54 点击:
很多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学友,对论文发表流程不是很了解。其实发表论文并不复杂,只有五个步骤,分别是选刊→写作→投稿→审稿→等待文章见刊,下面中文君就来按照步骤详细说说每个发表环节以及注意事项。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期刊 作者脑中有了初步构思之后,准备着手写文章以前,要先确定好目标期刊,方便提早了解以下两点: 1.期刊的收稿范围 为了避免文章投送到对论文研究领域不感兴趣的期刊,导致被拒稿浪费投稿时间,作者一定要先了解意向期刊的收稿范围。这些信息一般在期刊官网上即可找到。 2.期刊的写作要求与格式、投稿方式 提前了解好期刊的要求与格式,避免因规范问题反复修改。作者需了解包括字数要求、图片格式、引用及参考文献的格式,是否需要中英文写作等。最方便的是,下载对方提供的模板,参照模板进行修改。还要了解投稿方式,有些是网站投稿,有些是邮箱投稿,还有的需要邮寄纸质版,按照对方的要求来操作即可。 二、正式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正式写作前,应分析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总结文章结构。 因为每本期刊的文章写作结构都会有些差异,所以需要分析期刊过往已发表的,尤其是投稿人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章,总结文章结构,分析他人是用怎样的逻辑去思考问题的,如何引入,如何分析他人的研究,局限处在哪里,创新点在何处,如何论证等等。通过分析他人的文章,再结合自己的构思,也有助于构建自己的文章大纲。 三、投稿前的工作 1.检查论文格式 在投稿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文章,包括是否有错别字、引用是否规范、图片与表格格式是否符合期刊要求、内容是否有误等等诸多细节问题。例如有些期刊要求:文中变量用斜体,图中坐标轴用字符,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50等等。按照期刊要求来做即可。 2.检查引用文献 要注意,尽量不要引用很多年前的文章(最好五年内,除非是一些特别资深的学者发表的文章),尽量引用本专业领域资深学者或高水平权威文献。 3.确定推荐审稿人 很多期刊在投稿时,都会要求填写推荐审稿人。这是因为,期刊的编辑们也不是万能的,他们也不一定对作者的研究领域非常了解。此时就需要送交外审,请专业的学者来鉴定这篇文章是否可以通过。所以,作者可以提前登陆投稿网站,了解是否需要填写或填写几位推荐审稿人。然后,根据自己的搜集了解,填写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作推荐审稿人。 四、审稿的流程和时间跨度 投稿后,文章一般会经历三次审核。 1.初审 这一步主要就是审核论文格式是否得当,检查论文重复率。如果这一步没有问题就进入下一步,从投稿到这一步,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 2.复审(外审) 初审后,稿件会由专家评审。一般来说,是送给两位专家。 如果两位专家都认为文章不行,要拒稿,那这篇文章就会被拒掉。如果有一位专家认为还可以,但需要修改,并提出了修改意见,那这篇文章就会被要求返修(返回作者修改)。 需要返修的情况,会有审稿意见发回给作者,作者按照审核意见修改即可。注意态度要谦虚,虚心接受专家所提的意见。修改完毕后,上传修改稿,等待后续意见。等待时间一般几个星期左右。如果还需要改,那么再重复一次以上流程。 注意,有些期刊没有初审这种说法,直接送交外审。 3.终审 终审大多以编辑开会讨论形式进行,主编或者副主编主持,审稿编辑也会参与,最终确定文章是否录用,所以终审时间一般不会特别长。快的刊物可能一周左右就可以终审完,慢的可能也是需要1-2个月的,时间长短因刊物而异。 过了终审,基本上文章内容不会大动了,就按照发表的版式修改就好了,比如为了出版的需要,压缩字数等。还需要将图片、表格等源文件发送给编辑,便于编辑排版。之后编辑会和作者沟通文章见刊时间。 如果顺利经过了以上所有流程,恭喜你,你的文章就被录用了,耐心等待文章见刊即可。 |
上一篇:三种科学论文结论的写作方法
下一篇:三种论文选题类型及范文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