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写作指导 > 正文

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

  学位论文绪论部分,往往需要单独一节专门介绍研究方法。但不少作者介绍研究方法时,表达单薄,总觉得没有太多话可说,不知道如何扩充“研究方法”的写作篇幅。为此,我们围绕多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归纳总结出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充实表达的5种写法。接下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研究方法所覆盖的章节+研究方法在文中的操作及其作用

  研究方法需要贯穿论文写作的始终,学位论文也不例外。据此,介绍“研究方法”时,可与学位论文相关章节对应起来。一方面指出特定研究方法覆盖了论文的哪些章节,在哪些章节被实际使用;另一方面指出,这些研究方法在对应章节是如何操作的,以及该方法在论文发挥了什么作用。这方面的论文实例,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贸易利益个体分配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年5月)。

  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文献解析法、数理建模法、计量分析法。我们着重看“数理建模法”。作者一上来先说,“数理建模法主要在本文第三章和第四章运用”。这是交代研究方法所覆盖的论文章节。之后说,“在这两章,通过构建企业异质性和消费者异质性模型,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及其分配的影响”。这是介绍数理建模法在第三、四章中的具体操作。再往后,作者又说,“在模型推导基础上,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为后续计量章节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介绍数理建模法在论文中的重要性,即对论文后续章节的写作有重要作用,并在这一条最后以“这两章是本文的核心理论章节”结尾,重申数理建模法的重要性。

  二、样本描述/样本亮点+研究方法的选择理由+研究方法在文中的操作

  从广义上说,研究方法可分为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收集在前,数据分析在后,围绕它们介绍研究方法,其实就是围绕研究的不同阶段,分别介绍不同的研究方法。学位论文往往包含多个研究阶段,这里把数据收集也纳入方法范畴,而数据收集又往往牵扯多个“样本”。因此,这样操作可以充实“研究方法”的论述。

  以《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年5月)为例。“研究方法”一节,前两条分别是“问卷样本描述”和“访谈样本描述”,第三条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里面又分为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比较研究、案例研究。上述内容,既有数据收集方法,又有数据分析方法。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仅围绕“访谈样本描述”和“文献研究”展开说明。

  其中“访谈样本描述”,作者一上来先说“教育公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人的内心体验,因此无法完全用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法来呈现研究结果,须以深度的访谈调查法来挖掘更为深入的研究资料,揭示数据背后的来龙去脉”。这是结合论文问题的属性,解释为什么使用访谈法收集数据。之后,作者提到访谈预调研、正式调研、资料补充分别在哪年哪月进行,并指出访谈资料基本达到饱和状态的判断标准,即“在资料补充时期,受访者所提到的教育过程公平问题已基本与前两次集中访谈时期梳理的相关问题重合”。再往后,又提到访谈研究采用方便抽样原则,在可接触的范围内寻找更多代表性访谈样本,指出“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电话访谈、邮件往来等方式”,获取了哪些教师、哪些学生各多少份访谈材料。这依然是在描述样本,并强调样本获取多样、样本群体多样等亮点。

  再看“文献研究”。这一条,作者先解释为什么把“文献研究”作为研究方法。首先,作者承认“对于文献研究是否能称为一种研究方法,至今仍有许多争议”。其次,作者引用学者风笑天、邱立平等人对“文献研究”的看法,指出“作为研究方法的文献研究带有明确的研究目的性和文献分析方法的适切性及科学性”。之后,作者说“基于对……这四个方面的思考,进行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搜集、梳理和分析。其中,文献研究的对象包括……等,文献研究的具体方法涉及……等。在文献研究的内容呈现方面主要划分为……”。这是介绍文献研究在文中的具体操作。最后,作者说“通过上述的文献研究工作,最终形成了本研究的概念框架”。这是在说文献研究在论文中的作用。

  三、概述思路方法引出各方法在文中的作用+基于研究内容重点论述核心研究方法

  这一写法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体现着对论文主次方法信息的考量。一方面,通过在过渡段概述论文的思路方法,依次引出各个方法在论文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上述思路方法的铺垫下,特别是不同方法主次地位已明的条件下,在后文着重介绍论文所用的核心研究方法。

  以《人口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6月)为例。这篇论文“研究方法”一节,过渡段第一句,“本文以……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了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抽象归纳法、数理证明方法、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等多种分析方法”。这里提到了多种研究方法的名称。第二句,“通过抽象归纳法得出……,通过数理证明方法探讨……,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检验……。这是介绍上述方法在论文中发挥的作用。这一段第一句提到的第一个方法叫“经济计量分析方法”,但第二句却没有介绍这个方法在文中的作用,反而绕开它,直接从第一句提到的第二个研究方法开始介绍。为什么会这样?第三句给出了答案,“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基于……理论,在实际获取的数据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经济理论模型,根据经济理论模型,应用或构造计量模型,对研究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可见,“构建计量模型”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相应的,计量分析方法也应当是论文的核心研究方法。

  顺着这一点,作者在下文分条介绍了论文所用的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即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时间和面板协整分析方法。且每一条里面,作者都是先说这个方法用来处理论文的什么问题(如“本文运用静态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来处理……的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经济效应”),再说如何使用这个方法处理论文中的这个问题(如“构建考虑异方差分布和时空效应的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来考虑经济增长的时空效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再估计,讨论静态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四、概述思路方法+单一方法的“总-分”逻辑+研究方法间的递进关系

  这一写法,跟第三条类似,都是先在过渡段中概述整体的思路方法。之后,按“总-分”逻辑,继续介绍具体的单一方法在文中主要用来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具体怎么操作。所不同的是,本条所说的写法,在强调单一方法具体运用的基础上,还突出前后方法间的递进关系。也就是,后面的研究方法在前面方法基础上,又对论文的什么问题做了什么推进研究。

  以《“一带一路”价值链驱动机制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年6月)为例。“1.3主要研究方法”的过渡段说,“本文从……出发, 对……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构建数理模型并形成相应的理论假设,同时深入分析了……的内在机理,随后构建指标体系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为研究提供相应现实基础与数据支持,最后进行计量分析与理论假设检验,并得出合理建议”。这是对论文整体思路方法的介绍。过渡段最后一句,以“在此过程中,本文主要用到以下研究方法”,引出下文要介绍的具体方法。

  其中,1.3.3讲的是“理论分析法”。而“1.3.4计量分析方法”一上来就说,“根据理论分析得出的相应结果并结合统计分析所得出的相应数据,本文进一步使用计量分析法对……进行实证检验”。这句话,既点明了计量分析法是对理论分析法的进一步递进,同时也是对计量分析法在文中运用的整体概括,对应着“总-分”逻辑的“总”。再看1.3.4的剩余内容,“具体来说,本文首先从……出发,构建面板模型对……进行检验,并基于……进行分样本检验;随后,从……出发,构建……模型,对……进行检验,从而得出更为具体的结果”。这是计量分析法“总-分”逻辑的“分”。

  五、按大类划分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通用介绍+研究方法选择理由+本文研究方法操作

  这一写法,层次分明。正因为结构清晰,每一层应当写什么都很明确,所以按照这一写法去写,可以让“研究方法”表达得更加饱满。从大面上看,这里的“研究方法”先按研究范式对研究方法作出分类,也就把同一范式下的各个方法归为一类;从每一条具体的研究方法来看,都是先对研究方法作通用介绍,之后结合“本文”介绍论文选择该方法的理由,最后交代“本文”如何使用这一方法。

  比如,《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12月)。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体现在1.4.2这一节。其中,过渡段说“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了以定性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综合了文献分析、实验、访谈等多种研究手段”。这是对论文“按大类划分研究方法”的整体概括。从条目设置看,这一节分为“1.4.3.1进行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和“1.4.3.2量化研究方法”。其中,“1.4.3.1进行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二重证据法、回归史境的历史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

  以“二重证据法”为例。作者在第一段先说,“二重证据法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一种史学研究证据法,是确保文献研究科学严谨的重要手段”。这句话既是介绍方法的选择理由,又是对方法的通用介绍。第二句说,“二重证据法的第一重证据为考古发现的实物材料;第二重证据为文献材料,此二重证据相互印证,得出研究事实,谓是‘二重证据法’”。这仍是对二重证据法的通用介绍。第三、四句,“本文运用此方法目的有二,其一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分析。其二,是……,以论证史料的真实性,还原设计现象的准确面貌”。明面上是介绍方法的运用目的,实际上是强调方法的选择理由。也即,正因为上述方法能达成这样的目的,所以才选择它作为论文的研究方法。后面的第二、三段,作者分别介绍了“本文”第一重证据的材料来源、第二重证据的材料来源。考虑到“二重证据”包括考古实物和文献资料,因此,可以认为:作者能把证据的材料来源说得这样清楚,其实就是在向读者介绍,作为资料收集方法的二重证据法,“本文”将如何借助它来收集资料。

  六、小结

  以上就是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充实表达的5种写法。“研究方法”写得干瘪不充实,很大程度是因为,论文作者缺少或不擅长结构化思维。本文所介绍的这5种写法,为大家提炼出了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基本要素。围绕它们逐项展开,其实就是运用结构化思维思考研究方法、展开论文写作。

上一篇:论文选题太大的表现与解决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

    首页

    回到

    分类

    论文发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