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写作指导 > 正文

论文句子修改的几条原则

  在学术写作中,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许多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往往过于关注内容的深度,而忽略了句子的可读性,比如写的句子较为冗长,语句结构上较为复杂,表达不符合语言习惯等等问题,都可能增加读者的理解负担。为了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逻辑性,句子修改便成为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美国学者凯特·L·杜拉宾所著的《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一书中,便对论文句子修改的原则做出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下面将呈现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一、避免太长的引导性分句和短语

  大多数句子都要直接用主语开头。只有少数句子可以用引导性短语或分句开头,引导部分的字数最好不要超过10个。如果引导短语和分句过长,则通常要对其进行修改,将其变成几个独立的句子。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①基于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观点,进行专业学习的大多数本科学生至少经历一次专业变化,一年级新生对选择专业并不十分了解。

  ②高等教育研究者认为大多数学生在本科期间至少经历了一次专业变化。如果确实如此,一年级新生在他们选择专业时没有做到充分了解。

  大多数读者发现①比②要难懂,因为他们在到达主语(一年级新生)前要先行通过一个几十个字的短语。在②的两个句子里,读者可以马上接触到主语(高等教育研究者),或者在一个很短的短语之后(如果确实如此),到达主语。

  二、主语要短而具体

  读者必须很容易就能找到句子的主语,但是如果主语很长且复杂又抽象的话,找到主语就变得有困难了。因此,读者判定一个句子可读,则是作主语的动词就是句子的主要角色,且只用几个具体的词表示,这个角色即为动作的施动者,而动作由其后面的动词表达。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③为小学设置的新的阅读课程能否被学校体系成功采纳取决于每个学校如何展示其校长的承诺以及老师们能否合作设定合理的目标。

  ④只有当每一位校长表现出她致力于此,并且老师们也愿意合作制定合理目标时,一个学校体系才能成功采纳新的小学阅读课程。

  在③里,完整主语长达20多个字,简单主语是一个抽象词—采纳。在④这个更清晰的版本里,每一个动词的完整主语都很短,每一个简单主语都相对具体:学校体系、每一位校长、她、老师们。而且每一个主语都实施它的动词里的动作:体系采纳、校长表现、她致力、老师们合作。但是还需注意一个复杂情况,也即,你通常要能够清楚讲述抽象主角表达的内容,比如以下的句子:

  ⑤职业圈里没有什么技能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的了。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构想情境并找到不止一个解决办法。事实上,有效解决问题可以界定出个人的智力水平。

  这些抽象词在理解起来非常容易,因为它们简短又为人熟悉:没有什么技能、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解决问题。会困扰读者的是又长又不熟悉的抽象主语。要修改一个带有又长又抽象的主语的句子,可以分三步走。第一,识别句子的主要角色。第二,找到主要角色的关键动作,如果这个动作被埋没在一个抽象名词里,将这个名词变成一个动词。第三,让主要角色成为这个新的动词的主语。比如下文的句子:

  ⑥对于创造更多工作机会而言,没有办法来分析社会阶层和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功理解经济流动性将依然受限。

  ⑦经济学家不能完全理解经济流动性,因为他们不能分析社会阶层和教育如何互相作用而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两个句子的主角都是经济学家,但是⑥中这个主角不是任何动词的主语。实际上,它根本就不存在:我们必须从埋没在名词里的动作来推断它,即“分析”和“理解”(经济学家才这么做)。我们将⑥修改成⑦,把主角,即“经济学家、社会阶层、教育”,变成清晰的动词,即“理解、分析、相互作用和创造”这几个动词的主语。

  读者想要用主语来称呼你的故事里的主角。理想状态是有活生生的主角,有具体动词来表达它们的主要动作。

  三、主语和动词之间要避免插入超过一个或多个词语

  一旦扫过短主语,读者就想快速直达动词,所以不要把动词和它的主语用长的短语和分句分隔开,比如下边的句子:

  ⑧一些经济学家,由于他们的写作文体是客观而不带个人情感的,与非专业人员不容易交流。

  在⑧里,这个原因从句将主语“一些经济学家”和动词“不容易交流”分开了,迫使我们延缓思维呼吸的节奏。要改动它,就把插入其中的分句放到句首或句末,这取决于它与前一个句子联系更紧密还是与后面一个句子联系更紧密。不确定的话,就放到句末。再看下面的句子:

  ⑨因为一些经济学家的写作文体是客观而不带个人情感的,他们与非专业人士之间不容易交流。交流上的不顺畅……

  ⑩一些经济学家与非专业人士不容易交流是因为他们的写作文体是客观且不带个人情感的……

  读者会更容易应付短的间隔,比如下边的句子:

  ⑪几乎没有经济学家会刻意采用一种客观不带个人情感的文体写作。

  四、主要动作用动词表示而不用名词

  读者想要快速到达动词,他们也希望动词表达的是主要动作。所以要避免使用空动词来引导一个埋没在抽象名词里的动作,比如使用动词有、做、使、是等。把名词转变成动词。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⑫内战早期那些年,南方想要取得大英帝国的支持的企图,遭遇的是失败。

  ⑬内战早期那些年,南方试图赢得大英帝国支持但失败了。

  在⑫中,三个重要的动作不是用动词而是用名词来表达的:企图、支持、失败。句子⑬看上去更直接,因为它表达的动作都是用动词:试图、赢得、失败。

  五、将读者熟悉的信息放于句子的开头,新的信息放最后

  当主语容易把握的时候,读者也最容易理解一个句子;最容易把握的主语不仅要短而具体还要熟悉。比较一下下面两个段落中的第二句看看它们是否语意“流畅”:

  ⑭有关宇宙本质的新问题已经由研究宇宙黑洞的科学家提出来。死亡恒星坍缩成弹子大小的点创造了黑洞。如此巨量的物质挤压在如此小的空间里会以奇特的方式改变它周围的空间结构。

  ⑮有关宇宙本质的新问题已经由研究宇宙黑洞的科学家提出来。黑洞产生于死亡恒星坍缩成弹子大小的点。如此巨量的物质挤压在如此小的空间里会以奇特的方式改变它周围的空间结构。

  大多数读者认为⑮比⑭要流畅,部分原因是⑮第二句的主语“黑洞”,相较于⑭短而具体,而⑭的主语“死亡恒星坍缩成弹子大小的点”太长。⑮流畅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传递的思想的顺序不同。在⑭中,第二句的头几个词表达的是新的信息:

  ⑭ ……研究宇宙黑洞的科学家提出来。死亡恒星坍缩成弹子大小的点创造了黑洞……

  这些有关“坍缩恒星”的文字看起来不知从哪儿来。但是在⑮里,头几个词语呼应了前面一个句子:

  ⑮……研究宇宙黑洞的科学家提出来。黑洞产生于……

  而且,一旦我们做出这样的改变,第二句的结尾就能更紧密地引出第三句了:

  ⑮……黑洞产生于死亡恒星坍缩成弹子大小的点。如此巨量的物质挤压在如此小的空间里会以奇特的方式改变……

  对比⑭,它的第二句的结尾不能顺利流入第三句:

  ⑭死亡恒星坍缩成弹子大小的点创造了黑洞。如此巨量的物质挤压在如此小的空间里会以奇怪的方式改变它周围的空间结构。

  这就是为什么读者会认为⑭与⑮相比,有些条理不清,就是因为⑭每一句的结尾部分都不能顺利延续到下一句的开头。把旧的信息放在前面新的信息放在后面,特别是新的专业术语。所以当你要引入一个新术语时,把它放在句子的最后。比较下面的文字:

  ⑯钙阻断剂可以控制肌肉痉挛。肌节是小的肌肉组织单位,在那里,药物发挥作用。两个单纤维,一条粗一条细,存在于每一个肌节里。肌动蛋白和肌浆球蛋白包含在细肌丝里。当肌动蛋白和肌浆球蛋白相互作用时,你的心脏就收缩。

  ⑰肌肉痉挛能够被称作钙阻断剂的药物控制。它们作用于小的肌肉组织单位,称作肌节。每一个肌节有两个单纤维,一条粗一条细。细肌丝里包含两种蛋白,肌动蛋白和肌浆球蛋白。当肌动蛋白和肌浆球蛋白互相作用的时候,你的心脏就收缩。

  在⑯里,新的专业术语是钙阻断剂、肌节、单纤维、肌动蛋白和肌浆球蛋白,但是它们一开始就出现在句子的开头部分。相比而言,在⑰里,这些新的术语第一次出现都是在句子的最后。然后它们就成为旧的信息出现在下一句的句首了。因此,这一写作原则非常重要,也即旧的放在新的前面,熟悉的引出不熟悉的。

  六、选择动词的主动或被动语态

  当被动动词迫使你写出的句子违反我们刚才讨论的原则(即旧的放在新的前面,熟悉的引出不熟悉的)时,你也许会简单地想到“那就不使用被动动词”,就像下文中的第二句:

  ⑱全球变暖可能会有许多灾难性影响。向北甚至延伸至加拿大边境的热带疾病和破坏性虫灾被加重了(被动动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二句一开始就是一个多达几十个字的主语,传达的是新的信息,“甚至向北延伸至加拿大边境的热带疾病和破坏性虫害”。这是一个被动动词被加重的主语,动词后面跟着的是一小段短而熟悉的来自前文的信息“受气候变化影响”。这句话如果动词用主动语态意思会更清晰:

  ⑲全球变暖可能会有许多灾难性影响。气候变化会加剧(主动动词)向北甚至延伸至加拿大边境的热带疾病和破坏性虫灾。

  现在主语是熟悉的,长的短语里的新信息放在了最后。这个情况下,主动语态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如果你总是不用被动动词,你写的句子可能会与旧前新后原则相冲突。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句:

  ⑳有关宇宙本质的新问题已经由研究宇宙黑洞的科学家提出来。死亡恒星坍缩成弹子大小的点创造了(主动动词)黑洞。如此巨量的物质挤压在如此小的空间里会以奇怪的方式改变它周围的空间结构。

  ⑳的第二句中,动词是主动语态,但是该段落在使用被动动词时语意更流畅:

  ㉑有关宇宙本质的新问题已经由研究宇宙黑洞的科学家提出来。黑洞产生于(被动动词)死亡恒星坍缩成弹子大小的点。如此巨量的物质挤压在如此小的空间里会以奇怪的方式改变它周围的空间结构。

  当主语简短具体又熟悉时,此时不管动词是被动语态或主动语态,句子的可读性更强。所以,选择主动或被动语态要考虑的是,哪种会给你带来合适、简短、具体、熟悉的主语。如果你能找个人把你写的文章读给你听,就最能够帮助你判断读者会怎样回应你写的东西。如果那人读起来结结巴巴或者听上去唠唠叨叨,你可以相信,读者不会像你喜欢它一样去喜欢你的这个东西。

上一篇:术语界定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下一篇:没有了